先说明这里的高端耳机特指“传统的有线入耳式耳机”,标题放不下了所以没有说完整。
大概10年前吧,具体多少年我记不清了,那时候提到高端入耳式耳机,就会说到“动铁四大厂”,他们分别是UE、音特美、舒尔和威士顿。说起高端入耳式耳机绕不开这四个品牌。他们的特质我至今记得。UE崇尚热情洋溢的声音,音特美给你足够清晰的细节,舒尔提供舒缓的中频,而威士顿给你一个均衡温暖的调音。
但如今,“动铁四大厂”,UE已经被罗技收购去了,消费级的入耳式耳机大概停留在UE900S这个小改款上,音特美还在出单单元动铁已经完全跟不上时代了……舒尔我听到最多的就是SE846比较有名,如今也没有更高端的旗舰替代产品。威士顿印象中出到了8单元的W80,有没有更高端的入耳我记不清了,但如今你说要选择一款3000元左右的音乐入耳式有线耳机,恐怕也很少会主选这四个品牌的耳机。
为什么当年大家都崇尚洋品牌甚至只认可洋品牌的大牌耳机,不会选择国产,但如今国产品牌的认可度却不断提高甚至让洋品牌不得不放下身段来和国产品牌竞争?我觉得有很多原因。
大概从2017年往后,国产入耳式的品牌犹如雨后春笋一般飞速发展,可以折腾出N个品牌并且往各种不同方向发力。
入耳式耳机技术门槛下降
十几年前,之所以有所谓“动铁四大厂”,很可能是他们有一些技术优势并且塑造了技术壁垒,其他的厂家拿不到好的动铁单元,当时国内也没有那种公模的耳机。腔体一般都很简陋。但如今,可能是3D打印技术的普及,用树脂材料做出合适的公模腔体变得简单且低成本,并且一些大厂的技术被下放,采购到一些好的单元,懂分频和调音大概就能做出一只像模像样的耳机。而声学上,总体的结构改变并不大,让不同厂家之间也并树立不起独自的优势。不像手机,高度一致的硬件导致各家竞争激烈最后都拼起了自研芯片,技术壁垒很高,所以只有几个大厂的手机能成为真正的旗舰……耳机靠堆单元和调音就可以实现一般人满意的音质,因此整体的技术门槛可能比起十多年前下降了不少,因此动铁四大厂也完全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
信息透明后人们对高端入耳式耳机的预期下降
10年前国内网络已经普及了。但还没有如今的信息量这么大。10年前你对耳机感兴趣,基本也就去什么绿坛、耳机吧去问问题。那里充斥着厂家的宣传,鱼龙混杂,水文成军。但如今,自媒体平台的出现,还有知乎、值得买这样的平台出现,不可否定还是没法帮你过滤厂家的宣传和水文,但比起那时候信息量翻了好多倍,只要你愿意多做功课,多翻测评,一副耳机购买之前就能知道个十有八九……然而人们发现,耳机的技术门槛并不高,技术含量并不高,却可以卖出高价格,是因为耳机厂家需要靠高利润来活下去。而为了可以让这个模式不断循环,因此要不断出新的产品,哪怕提升并不大,宣传上加大力度的话,一样可以保持产品的高利润,让旧款的产品在二手市场流通……让新的“韭菜”尝鲜买新产品……最终,觉悟了的消费者肯定是对高端入耳式耳机远而避之……预期下降。
打个比方,5-6年前我认识一个朋友,她不懂什么发烧耳机,只想买一款足够高档的入耳式耳机,看到5000行货的AKG K3003她就“壕”不留情地下手了AKG K3003。但现在,你让她再花5000买高端耳机?肯定是行不通的了。
国产品牌拿着做手机的思路在做耳机
最后给洋品牌高端入耳式耳机致命一击的,还是“钱”。国产耳机真的是和做手机的思路在做高端耳机。首先是堆料,料给你往死里堆……我恰饭过的某品牌,150块给你整个静电动圈…素质是不错的,这个可以听得出。我看了它家,790快左右可以单边整12个动铁单元。我看了,单元配置确实廉价,是国产单元。并不是进口的声扬、楼氏的单元。但奈何即便是国产单元,堆了12个分频完,动态和声场的水平总能堆出来,只要调音不是太糟糕,声音打一下千元甚至越级打几千块的耳机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起码打掉10年前几千块的耳机完全没有问题。
国产耳机又玩价格战,又堆料,硬生生把高端耳机的价格压下来了。
你觉得低端的多单元耳机是智商税?问题是外国人可不这么认为。
我之前就找到过国外的HIFI论坛,在那里中国制造的入耳式有线传统可非常吃香。我说过,700不到的余音春纷,在全英文的HIFI论坛上可以被吹上天……还有800多的铄耳Tape,老外的评价是,“在这个价位可以玩到这么好的耳机,我干吗花500美元傻傻的买那种高级耳机”……是啊,价格!价格啊!老外的钱也不是大风吹来的,谁都想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东西……这种贪便宜的心理即便是去了西方也是一样的……
我还看到日本的某个HIFI网站上搞了一个推荐的HIFI入耳式耳机的排名,基本全是中国国产的耳机品牌型号……不单单是西方玩家,日本人也非常喜欢国产耳机,就和日本人喜欢小米手机一样。因为日本本土品牌根本不行了,国际上还认可的应该只剩索尼和铁三角,(STAX也被漫步者收购了),而索尼铁三角又卖得贼贵,相对的,QDC、SeeAudio、达音科等品牌在日本非常受欢迎,日本人就是喜欢便宜又好用的国产电子产品……你稍微关注下油管儿,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西方的发烧友也同样对国产的耳机有高度认可。
所以,国产耳机的这波价格战,和堆料战,可谓是非常成功。
现在拜亚动力的谢兰图,已经跌到3000多了,刚出来的时候多少价格?7000多没错吧。所以你觉得有人还愿意花10000多去买森海塞尔的IE900吗?不会有了,有就是人傻钱多了。
暂无评论内容